首页

2019年党员干部观看千年包公有感800字

【www.rtcsc.com--安徽中考】

千年包公

  第一篇:

  5月25日晚,中央电视台、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《千年包公》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。

  首集《千年包公》以“清心直道”为题,介绍了包拯清正廉洁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,并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,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。

  另据安徽当地多个政府部门、院校网站5月25日消息,已有不少单位组织党员干部“准时观看《千年包公》”,并“积极撰写观后感”。

  据历史记载,包拯(999—1062年),宋庐州合肥(今属安徽)人,字希仁,天圣朝进士。累迁监察御史,建议练兵选将、充实边备,历任三司户部判官,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路转运使。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,改知谏院,多次论劾权幸大臣。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,移知灜、扬诸州,再召入朝,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

  《包氏家谱》记载,包氏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申包胥,此人品行高尚,为救楚国“哭秦庭七日”,秦哀公最终被感动而出兵救楚。楚国复国后,楚王要重赏申包胥,他却拒不受赏,隐居深山。后来,他的子孙以其名字中的“包”为姓,称为包氏,包拯是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。

 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。知庐州时,执法不避亲党。包拯为官时的清明廉洁与执法公正,不仅成为后世代代相传的佳话,更成为千年以来执法纪者勉励自身的标杆。

  包公遗训直斥“家族式腐败”

  据纪录片介绍,公元1062年5月13日,正在枢密院处理军政要事的包公,突然发病,卧床不起,自知来日不多的包公,提醒家人要谨记自己的家训:“后世子孙仕宦,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;亡殁之后,不得葬于大茔之中。不从吾志,非吾子孙。”

  在这则包氏子孙世代铭记不忘的家训里,包公要求后代子孙,如果做官者胆敢贪赃枉法,活着不准迈进老家的门槛,死后也不准归葬于祖坟。

 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教授孔繁俊在纪录片中表示,包公的家训可以说是家风的一种凝练,这种家训突出了廉洁的方面,直白而且严厉,他自己这样做,而且要求后代也必须这样做。

  另据出土的多块墓志铭记载,包公的儿子包绶“清苦守节,廉白是务”,孙子包永年“莅官临事,廉清不扰,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”。

 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称,包拯首先是一个孝子,是一个好儿子,是一个好父亲,是一个好丈夫,然后作为一个好人,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官。“所以我们如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,要培养一个好官的话,我想应该从家风,从家的那个地方,那是根,那是我们文化的根,从那个地方做起。”

  “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。”2019年1月12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曾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提及家风建设。

  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今年3月末曾刊文指出,在苏荣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,其妻于丽芳频繁插手土地出让、工程建设、招标投标,索取收受巨额财物。其子多次插手土地、工程项目,大肆收取好处费。经查,苏荣共有十余名家庭成员涉案,可谓夫妻联手、父子上阵、兄弟串通、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。

  文章称,苏荣腐败案是典型的家族式腐败。家里面从老到小、从男到女都有参与。这种“全家腐”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——家风败坏。

  文章还称,2019年10月,中央纪委在对河北省委原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被“双开”的通报中,首次使用了“家风败坏”这个词语。通报指出,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,家风败坏、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。

  文章指出,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,家族式腐败现象时有发生,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。

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,从2019年2月13日到12月31日,该网站共发布34份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,其中21人违纪涉及亲属、家属,比例高达62%。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。

  包公年幼时已知官员和富人界限

  近年来,中央纪委已通过多种方式,推广古今正面典型。自2019年5月22日起,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及客户端围绕“中国传统中的家规”,相继刊发《郑义门:孝义传家九百年》等二十多个专题,弘扬传统家规文化。

  至于包拯所处的北宋,则是个偃武修文的朝代,史书记载:“帝深恶赃吏,内外官赃罪,多至弃市。”

 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国宜在纪录片介绍:“赵匡胤对贪官污吏是非常痛恨,因此在开宝元年,改元的时候应该大赦,可是,大赦中十恶不赦,特别是对贪官污吏不能赦。”

  为了警示官员,宋太祖赵匡胤令每个官府衙门门口,都要立一块石碑,上书: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

  在纪录片中,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卜宪群介绍:“包公的父亲做过县令,还在朝廷做过散官,他应该非常清楚宋朝廷对贪官的痛恨,并以身作则,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包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。”

  如果说,父母是包拯的第一任老师,那么,当时北宋文坛名人、庐州知州刘筠则是他的第二任老师。公元1021年,在包拯23岁的时候,与朝廷奸党势不两立的刘筠在失意与愤懑中,调任庐州知州。

  一个偶然的机会,包拯与刘筠相识。刘筠为人刚毅正直,嫉恶如仇,少年包拯的孝行与学识受到了刘筠的赏识,而刘筠的清正廉洁、刚直不阿,也对少年包拯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
 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表示,在宋代,这些地方长官,他们本身都认为自己负有教育培养当地的青年的责任,他们不认为自己只是官员,他们认为自己也是一个老师,所以结交认识挖掘当地的人才,这是当时宋代地方官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。

  赵冬梅称,“少年包拯,小小年纪,他就已经非常清晰地知道官和富人之间的关系,界限应当在哪里。他非常有原则性。”

  公元1031年前后,短短几年间,包拯的父母和恩师刘筠先后去世。公元1032年,包拯的母亲张氏去世,守孝三年,到1035年就应该结束了,可是他却没有选择在此时复出。

 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教授孔繁俊在纪录片中解释,“包公对父母的尽孝做到了,而且影响非常大,接下来包公就想,如何为国家尽忠,为朝廷效力。这方面他也是做了深入的思考,不然的话,为什么他在做官之际写了明志诗呢?”

  孔繁俊教授所说的明志诗,又称为“清心诗”。

  公元1037年,39岁的包拯写下了这首明志诗: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秀干终成栋,精钢不作钩。仓充鼠雀喜,草尽狐兔愁。史册有遗训,毋贻来者羞。

  第二篇:

  近期,由省纪委牵头组织,中央电视台、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高清电视纪录片《千年包公》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映。第一集《清心直道》,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;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,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;第二集《铁面无私》,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“七弹王逵”、“六弹张尧佐”与“断冷清案”等典型史迹,突出包拯铁面无私、不畏权贵、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;第三集《以民为本》,通过“断牛舌案”、“匿金案”、“陈州折变”、“不持一砚归”等历史故事,展现包拯以民为本,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。《千年包公》内容生动感人,让人受益颇深。

  一是清正廉洁,严于律己。 包公生活简朴,离任时“不持一砚归”,连自己在衙门用的端砚都上交了,堪称清正廉明的典范。其赋的《书端州郡斋壁》中“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”也正是包公立身处事的真实写照。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做人,清清白白做事,做政治上清醒的人,不为私心所扰,不为名利所累,不为物欲所惑,把好理智关、情感观、廉政关,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,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切实做到“心中有党”、“心中有戒”,唯有如此,做事才有底气。

  二是勇于作为,为民请命。 包公不畏强权,敢于为民做主,主政端州期间,深入基层体察民情,为端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,百姓安居乐业,社会和谐稳定。我们要深刻意识到,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。党员干部要以包公为榜样,践行“权为民所用、利为民所谋、情为民所系 ” 的执政理念,唯有如此,为官才有分量。

  三是埋头苦干,尽职尽责。 包公关注民生,锐意改革,能妥善解决各种棘手问题,这是作为一名官员责无旁贷的职责。当前,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,发展进入关键时期,更要有“明知山有虎、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气,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到“心中有责”,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、渡难关的主心骨,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,唯有如此,人生才有作为。

  弘扬包公文化,树立清正廉洁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,既是当前社会发展亟需的政治诉求,也是我们需要再一次拾起的历史文化遗产。作为一名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,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、传承包公文化,深刻领会包公善政、勤政、廉政的施政理念,发扬包公不畏强权、为民谋政的实干精神,强化为民请命的政治意识,切实用好手中的权,造福一方百姓。

延伸阅读
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。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知识储备。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、公平,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,并且专门设有主考、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,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,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徽中考作文(锦集18篇)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3-11-01
归纳(guīnà),指归拢并使有条理(多用于抽象事物),也指一种推理方法,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(跟“演绎”相对)。另外,数学中的所谓归纳,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、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徽中考议论文精选三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3-09-09
归纳(guīnà),指归拢并使有条理(多用于抽象事物),也指一种推理方法,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(跟“演绎”相对)。另外,数学中的所谓归纳,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、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徽中考议论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3-09-09
中考志愿的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,遵循志愿,择优录取。中考志愿填报分为自主招生录取、提前批、第一批、第二批以及第三批,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徽中考政策精选2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3-09-08
在应试教育中,只有记住更多的公式,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,熟悉各种类型的问题,把自己变成一个问题制造机,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3-08-10
答案,拼音为dá àn,汉语词语,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安徽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2023-08-09
初中毕业考试,简称“期中考试”,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安徽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2023-08-09
初中毕业考试,简称“期中考试”,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2023-08-09
考前满信心,下笔如有神;休息多静心,养好精气神;思考必细心,身心都入神;答题要用心,聚精又会神,心态最重要,千叮万嘱为你好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安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,欢迎品鉴!
2023-07-31
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将面临初中入学考试,即高中入学考试。高中入学考试的科目是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政治、历史、生物、地理和体育。高中入学考试通常是各省的统一试卷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安徽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3-07-31
  • 推荐访问